超级范文网 > 股票频道 > 上市公司 > 股指短期探底回升 在2400点附近有较强的支撑

股指短期探底回升 在2400点附近有较强的支撑

上市公司 时间: 推荐访问: 股指短期探底回升
       A股上周大跌3.72%,创最近6周以来最高跌幅。笔者分析,当前金融去杠杆的持续使得经济面有些阵痛,市场流动性偏紧,但也是消化上市公司的高估值泡沫的必经之路。随着一系列支持经济改革和金融创新措施的陆续出台,预计股指在短期内仍有望探底回升。

图为上证指数周线

  图为上证指数周线中国经济转型具有良好的前景

近期一系列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疲软。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5%,创2009年一季度以来的新低;2018年前三季度基建投资增速为3.3%,创2017年一季度以来新低。笔者分析,依靠房地产强刺激托底经济的时代已经结束。中国正在处于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国内资本市场化解泡沫的风险与争夺创新定价权的机遇并存。党中央对于经济改革的要求就是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使得市场能够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但是,中国企业过度依赖商业银行的贷款融资,尤其是短期贷款融资,而中国的商业银行大多数是国有,贷款要看担保和抵押,这就造成拥有有形资产做抵押的重工业和有国家担保的企业更容易获得资金。因此,投资过多地进入重资产的企业,使得轻资产的企业(往往是偏消费品的、服务性的、创新型的和运用更多人力资本的企业)较难获得资金,发展较慢。而这也造成了劳动者收入比重的下降,资本拿的钱多了,劳动者的收入就下降了。劳动者收入下降和消费不足是相辅相成的。它们的下降和投资的增加造成了消费和投资、收入和投资的弱关系。

不过,这些问题正在得到逐步的解决。首先,产业发展持续升级。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比第二产业快1.9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3.1%,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2.7个百分点。其次,消费基础作用继续巩固。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8.0%,高于资本形成总额46.2个百分点。服务消费占比持续提高。

总体而言,笔者认为,中国经济转型虽然面临一些困难,但前景始终是光明的,对于股指的运行有着较强的正面托底效应。

金融仍在去杠杆过程中

金融业增加值对GDP的占比在2015、2016连续两年都是8.35%,2017年降到7.95%,还是比美国高,比起日本5.5%左右还是高,说明金融仍在去杠杆过程中。居民加杠杆最主要的用途就是买房,我国居民杠杆率飙升也是开始于2008 年刺激房地产的时候,当前已经接近60%,居民债务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已经接近100%,达到危险区间。在这种背景下,2017年4 月,银监会先后发布46号文和53号文,对商业银行资金空转、监管套利、不当创新等行为提出了监管和治理要求,市场对监管趋严的预期渐起。在融资趋紧的背景下,中小型企业因自身资信水平不足、经营发展不稳定、风险较高等因素,往往难以获得银行贷款,因此转而寻求类金融、小贷融资等民间融资渠道。2017年,中国P2P市场利率走高,推升了中小型企业的融资成本。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大多超过10%,严重侵蚀实体经济企业的盈利能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私营企业受融资成本影响程度大于国有企业;二是2017年私营企业财务费用上升伴随着利润的下降,经营压力陡然增大。高质押比例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将所持股份全部进行质押后无预留追加的空间。

中登数据显示,截至11月16日,A股市场质押市值约为4.81万亿元,约占全部总市值45万亿元的10.7%。为了防范金融风险,深圳、北京等地方政府出台政策支持专项资金化解质押风险。然而,不少股东开始趁反弹逢高减持,其中不乏公司清仓式减持,甚至个别公司在获得纾困资金后股东立即就减持。数据显示,11月以来,共有160家公司发布减持公告,计划减持20.30亿股。减持的主力军是5%以上股东以及控股股东,计划减持的规模达14.30亿股,占比达71%。这也是导致近期股指再度走弱的关键因素之一。

市场泡沫估值仍需较长时间消化

商誉减值风险近两年来一直是高悬在创业板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2016年是商誉增加高点,三年对赌到期,今年就是对赌到期的高峰期,明年可能冲击上市公司业绩。商誉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资产,主要来源于公司并购重组。2014年开始,A股上市公司整体商誉规模呈现逐年跃升状态。2014年、2015年、2016年及2017年,这一数据分别为3318.02亿元、6528.47亿元、1.05万亿元及1.3万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54.83%、96.76%、61.15%及23.81%。截至三季报数据,A股上市公司商誉达到1.45万亿元,同比增长15.18%,环比增长4.05%,在A股历史上首度突破1.4万亿元,更重要的是部分个股商誉占资产的比例居高不下。据统计,有149股商誉占资产的比例超30%,64股商誉占资产比例超40%,21股商誉占资产比例超50%。

笔者认为,财务领域的“商誉”主要是指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时,合并成本大于标的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商誉的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予转回。在A股重组中,标的资产的估值溢价越大,商誉也就越大。商誉一经确认,便只能通过不断减值反映到上市公司利润当中。而目前上市公司商誉的增长速度已经远超利润的增长速度。11月16日,证监会会计部出台《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8号——商誉减值》,旨在增强商誉及减值评估结果的真实合理性。监管层要求上市公司应在财务报告中披露与商誉减值相关的且便于理解和使用财务报告的所有重要、关键信息。此外,不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都要进行测试,如果出现减值迹象上市公司还要考虑影响后果。

笔者认为,产业创新和“产业骗局”的差别在于上市公司是否创造价值。利润是可以造假的,价值创造才是股票市场尤其是新兴经济体股票市场的灵魂。因此,市场估值仍是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

股指短期有望探底回升

国内政策导向是今后市场走向最重要的因素,它会主导市场的预期和信心。从股市政策角度上来看,从新股发行常态化的延续,再融资、并购重组的从严监管,到退市新规、重组新规以及资管新规的逐步出台,依赖资产价格剧烈波动的资本套利游戏正在逐渐退场,真正关注创新的成长投资和价值投资正在成为主流。11月6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完善上市公司股票停复牌制度的指导意见》。11月14日,上证所表示,上证所正加速推进科创板和注册制试点的方案与制度设计,科创板及注册制试点将成为A股生态变迁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表明决策层从“增量改革”的思路出发,建立新的市场板块作为改革试验田,试点注册制并建立有效的隔离机制。过去两年的金融去杠杆、资管新规代表着我们已经下决心收缩货币、不会走货币超发老路,而对地方政府新增隐性债务终身追责,意味着基建投资只是托底而非强刺激,而增值税和个税的减免、税收增速的大幅下降意味着减税降费已经上路。

笔者认为,目前A股市场走向成熟需要一个过程的。总的来说,A股面临的核心问题,一个是股市供需矛盾持续加剧的问题,一个是股市财富分配不合理、信息披露不对称的问题。笔者判断,股指当前不具备大级别的下跌动力,预计沪指在2400点附近有较强的支撑,后市仍有可能探底回升。